分享文章

是日閱讀|日本金繼工藝將裂痕化作清晰閃爍的金線,讓殘缺淬鍊重生

在日文中有句說話「もったいない」,漢字為「勿体無い」,原為佛教用語,意指當一些東西失去原有形態時候,人們感到惋惜浪費,例如秒速飄散紛飛的櫻花,或是破碎損壞的陶瓷。這一份敬物惜物之情,可以反映自日本的傳統器物修繕工藝——金繼(金継ぎ)。

金繼,又名金繕修復,這門工藝於日本最早可追溯至 15 世紀室町時代,從人與器物的連繫中,體悟傳統獨特審美。花開花落,是自然更替消逝,但一件器具,可能是流傳經年,或富紀念價值。作為器物修繕,金繼主要以金銀修飾損壞器具之裂痕,讓器具可以重新回復用途。

至今,日本仍有不少金繼師,現時他們使用來自漆樹樹脂的天然生漆,或拌入麵粉、石灰粉或木粉,作為基本黏合劑,仔細沿裂縫髹上,拼接碎片後,利用雕刻刀批去擠壓出來的多餘黏合劑,繼而繪漆線,灑以金粉,再經多番打磨及拋光。做金繼修復,講求時間耐性。

現代社會消費主義風行,加上工業化大量生產,產品價格便宜,一旦遇到東西損壞,不少人二話不說就扔掉再買過新品,然而,金繼所代表的,是惜物精神,也是日本人對萬物心存感謝,對大自然懷有膜拜。

除此之外,金繼不單是實際功能上延續東西生命,它之所以比一般修復更具藝術價值,乃因當中滲透日本傳統思想上的「侘寂」精神。侘寂 (わびさび) 源自日本茶道,提倡要欣賞粗糙與不完美,而金繼並非還原百分百完美無瑕的物件,也不強求把痕迹掩蓋,反而用金線的線條色澤,強調殘缺,使本來一道道破裂痕迹,化作清晰閃爍的金線,重新賦上嶄新的意義,從裂縫中淬鍊重生,脆弱之處化為美麗。

所謂生活美學,正是從生活中學習欣賞不完美之美,無論是器物上的裂痕,或是人生的缺憾。惜物,也惜己。

真冬

生於平成,現職文字工作者,認為哈日不如知日。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20

「2024 香港閱讀+」大型嘉年華活動

21

「2024 香港閱讀+」大型嘉年華活動

12:00nn-9: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