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閱讀日常|發揮STEM創意解難精神,從用家角度設計生活改善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有機會需要設計和構思概念,例如設計師為顧客設計廣告宣傳海報,教師為學生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電腦工程師為網上遊戲平台進行軟件開發和維護等,這跟 STEM 創意解難的能力息息相關。但是我們會發現,自己設計出來的產品與受眾之間總會有一些差距。設計師自己覺得完美的作品,往往未能完全滿足客戶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斷修正,陷入「重新設計」的輪迴之中。

同樣地,產品設計師設計一件產品後,進入實際測試階段時,使用者在實際操作中常常會發現不合用的情況,甚至出現各種問題,事與願違。或許,你正是因為陷入了「自我中心」的慣性思維中。

原來,我們在構思某些想法的時候,往往會從自身的經歷出發,以個人的角度去思考他人的需要,誤以為他人也有相同的需求。因此,設計解決方案時,基於自己的主觀想法,我們難免受到一些既有印象、對某些群體的誤解和角色定型的影響,自以為設計能夠滿足別人的需要,改善生活質素和解決難題,但歸根究底,我們並沒有真正嘗試從別人的內心出發。

例如為嬰兒設計一張嬰兒牀時,我們往往會想到在牀上方掛上搖動的動物公仔,播放音樂,營造一個沉浸式的舒適環境,我們認爲這樣嬰兒會感到有趣,並讓他們能從中認識不同的動物。但當我們從嬰兒的視角來看,他在牀上仰望時,其實只能看到公仔的底部,隱約看到不同顏色的形狀在轉動。

再者,嬰兒在發展初期,通常較偏好鮮艷顏色和強烈對比,視力和認知能力亦尚未發展完全,所以,在嬰兒的記憶當中,他們可能只記住一些搖晃的物體。

由此可見, 從社會創新的角度來看,若我們希望改善社區情況和環境問題,不妨嘗試代入使用者的角度,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通過以人為本的方式來設計。例如,可以嘗試訪問受助對象,了解他們面對的實際情況,進行社區觀察、用戶訪談、角色扮演等。

從使用者和持份者的視角度出發,配合同理心和共情力,我們才能夠對症下藥,構思出能夠解決用戶需要和痛點的方法。 當然,這個方法是設計思維中非常重要的第一步,過程需時,需進行長期的社區觀察,並通過不同角度的用戶觀察和反思檢討。

期待你能夠發揮 STEM 創意解難精神,為社區出一分力,讓社會上更多不同人士受惠,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薛俊朗 (「點讀新星3」銅獎得主)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29

【讀文學】武俠與科幻-交織四十載

5:30pm-7:00pm

30

國學講座:《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論語》選讀

2:15pm-3:45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