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張飛帆|港版福爾摩斯搬上舞台,推理迷與文青不容錯過之選

筆者原本對推理小說興趣不甚濃厚,少年時看過的推理作品,多為西方或日本的翻譯小說。直至在數年前,得知香港出了一位極具才華的推理作家陳浩基,他的《遺忘刑警》與《1367》俱教人眼前一亮,而《網內人》更可謂是顛峰神作。也自那時開始,筆者認識了一班默默耕耘的本土推理作家,才發現香港的推理小說,原來早已屢獲殊榮,並在台灣,甚至日本得到了很大的肯定。

其中一部由莫理斯所著的《神探福邇,字摩斯》,早前獲得日本文藝春秋青睞,翻譯成日語出版,日譯《辮髪のシャーロック・ホームズ》(《辮髮福爾摩斯》)。而台灣與香港剛剛亦出版了其第二部作品《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2:生死決戰》。

為何一部香港原創的推理小說能夠風靡海外?筆者試著分享一點閱讀心得。首先,作者莫理斯將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本土化,把原本發生在英倫的奇案,搬到了晚清時期的香港,並將福爾摩斯這位家傳戶曉的人物,重新塑造成居於香港荷李活道的滿州旗人,文武雙全,姓福名邇。

大家千萬別以為那只是純粹的搬字過紙或舊瓶新酒,莫理斯非常巧妙地將柯南.道爾筆下的謎局,與香港的百年歷史與社會面貌緊密結合。好看之處,不單純在於案情推理,而是在於奇案背後,都關係到香港的歷史事件,鋪排絲絲入扣。感覺有點像筆者當年看黑澤明的《蜘蛛巢城》,在看畢整套電影之後,才驚覺那是莎翁的《馬克白》一樣。

莫理斯文字功力深厚,小說以華笙醫師的主觀視角,撰寫其協助神探福邇的破案經歷,行文用字,都令人相信,那是出自一位百年前的大夫之手。作者故意模仿中國通俗小說的寫法,文筆幾可亂真。劇情雖然虛構,但卻反映了當時真實的社會風貌以及香港掌故,除了本格推理,更滲入了不少武俠元素,讓讀者宛如穿梭昔日的域多利城,置身於殺機重重的精彩謎局。

相比《福爾摩斯》的偵探套路,本土化後的《神探福邇,字摩斯》格局更為龐大。在那個紛亂的時代,列強虎視眈眈,中法亦剛於越南爆發戰爭。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窗口,在傳統與革新之間應如何自處;彈丸之地,是信仰人治抑或法治,箇中思考,即使放諸今天,也是饒有意義。故事借用了福邇與華笙兩位人物,以一宗又一宗經典懸案,側寫出一個奇幻瑰麗而又有血有肉的香港,道盡這個百年都會的美麗與哀愁,宛若一封寫給香港人的家書。除了文字版本值得欣賞,本地劇團劇場空間亦首次將《神探福邇,字摩斯》搬上舞台,11月24日至12月4日於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上演13場,實屬推理迷與文青不容錯過之選。

按此瀏覽《神探福邇,字摩斯》演出及購票詳情

張飛帆

舞台、電視及電影編劇、專欄作家及作詞人。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12

燈照窗前——《窗池不皺》新書對談會

3:00pm-4:00pm

12

《香港商場的黃金時代》新書分享會

4:30pm-5:3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