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素黑|網絡欺凌傷害超大!留言前停一停,要先問自己的7條問題

近日不同地方都發生公眾人物因為抑鬱症或抵不住網絡欺凌而自殺的個案,有些相當年輕,令人深感難過。而這些事情,其實一直發生在我們的成長路上。

我們會問,這個社會到底發生了甚麼事,為何會有那麼多人靠欺凌他人自娛?網絡年代,大家好像不用顧忌對錯,不理別人的感受,但求快感過癮,不經大腦,或刻意或不經意用影像和說話攻擊一個已陷弱勢的名人、朋友甚至陌生者,有時單獨作惡,更多是群起圍攻,像打遊戲機一樣殺個你死我活,但求令腎上腺颷升幾分鐘,過把癮,除空虛。

受害者,多數不是因為做錯了甚麼,只是因為不夠惡毒,不夠霸氣,不夠狠辣,不擅長反攻擊,在佔下風或恐懼無助的煎熬下,陷入情緒困擾,像被投進黑暗的大海中感到絕望。旁觀者甚至他們的親人很多都不理解,以為他們不過是弱者,無膽,覺得他們不夠強大,不夠自信,不夠堅強,不夠本事,太過介意別人的看法, 太過負能量,太過無用……一萬個「不夠」,一萬個「太過」,都是足以釘死他們的元凶。

我處理過不少學生在校被欺凌的個案,大部份都是同學間的揶揄、嘲諷或暴力對待,甚至涉及被老師歧視、嘲弄或陷害。也有職場上被同事或上司侮辱和欺凌。近年更多出現在網絡群組內或社交平台上,倍增了受害人承受外界抨擊或輿論的壓力。

他們或其家人尋求我幫忙,病症主要是抑鬱,也有衍生成輕度思覺失調等,更有自殺傾向或紀錄。當他們冷靜和理性時,談話間容易流露對溝通內容產生過敏反應,容易觸及傷痛處,有時反射性地自辯,有時相反地更收藏自己,不想被看穿,害怕受攻擊沒能力抵抗。可惜他們通常都被別人標簽為「懦弱」「有病」「心理本來就有問題」,更感雪上加霜,孤立無援,自我否定,生不如死。

被害者可憐嗎?無辜嗎?加害者可恥嗎?下判斷前,我們要做的不是理性分析或感同身受,而是先捫心自問:你也做過欺凌者、加害者嗎?你也像那些你嗤之以鼻或相反深感認同的人一樣,喜歡和習慣了在群組、網絡平台上落井下石,亂拋負面評論垃圾,抨擊過你甚至不認識的人嗎?你到底是甚麼心態?想得到甚麼?想滿足甚麼?

 一時好玩可以害死人已成欺凌常態。在網絡欺凌事情上,先反省自己比分析或批評別人更有建設性。我們無能力停止欺凌現象,或避免自己成為受害者,令口賤者收口,作惡者從善。假如我們都認同在網絡或現實中,一句無心或有意的說話,足以令被針對者陷入抑鬱甚至尋死的話,我們是可以應先自我檢討,避免犯惡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你有意欲向正被攻擊的某個人加把嘴揶揄或詆毀之前,請停一停,問自己:

1) 我親身認識當事人,對事情有第一手了解嗎?

2) 我對該事情的了解夠清楚嗎?

3) 我是想借題發洩情緒,填補空虛感,想被看見和認同,才參與揶揄或群攻嗎?

4) 我想表達的內容,是客觀事實抑或只是個人情緒發洩,隨口噏求口爽罷了?

5) 我是害怕不參與便被視為不合群,會被其他群組成員排擠?

6) 我其實都沒多想為何要參與群攻,只是因為太無聊貪過癮?

7) 我看到大家都做了,應該是對的,所以才跟風參與?

有些責任你承擔不起的,別人做你做。就只是多想一想,便能避免害死人。

假如你認識受欺凌,或正在陷入抑鬱痛苦的朋友,你可以做甚麼幫助他們嗎?假如你就是受害者,你可以做甚麼幫助自己呢?下期文章詳談。

素黑

著名療癒師作家,心共振療癒顧問總監,首位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成長導師,2021香港書展「心靈勵志」代表作家。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