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劍|相比重口味的謀殺推理,破解生活中的「日常之謎」一樣燒腦
text/譚劍 · photo/iStock · 2021-04-25
有些人看推理小說,是為了看謀殺和暴力,覺得重口味血流成河的謀殺才算得上推理,能刺激腎上腺素,藉此釋放內心的壓力。
不過,容我引用東野圭吾的話,只要故事出現謎團並進行解謎,就是推理,跟謎團到底像島田莊司的《占星術殺人事件》那樣華麗複雜 (華麗度和書的厚度差不多可成正比),或者像《嫌疑犯 X 的獻身》那樣只要用一句話就可以解釋清楚,完全沒有關係。
因此,不是所有推理小說都屍橫遍野,有時甚至根本沒有屍體,就如我們日常生活就算沒碰到罪案,也可以同樣充滿謎團,如找出失蹤的寵物、懷疑伴侶有外遇、要找出辦公室裡誰是競爭對手派來的臥底來刺探商業秘密等等。我們一生裡要解決的大大小小謎團,可能遠比很多人想像中的多。
「日常之謎」的說法來自日本,由北村薰在短篇集《空中飛馬》所開創。北村薰這名字看來就算不是少女,也像是個女性 (會否想起 「內海薰」?),其實發表本書時是個 40 歲的中年大叔,本名宮本和男。故事的雙主角是女大學生「我」,和落語家春櫻亭圓紫。兩人聯手解開一個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謎團,主題圍繞成長、愛情和家庭。這個「春櫻亭圓紫與我」系列,用詞和氛圍便讓人想起日本文學多於推理小說,這不奇怪,北村薰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和村上春樹一樣。
不過,別誤會日常之謎就一定像北村 san 的作品那樣輕鬆入口。有些謎團雖然不涉及殺人,但解釋起來反而不簡單。
折原一的《倒錯》三部曲裡的第一部《倒錯迴旋曲》,可以用「離奇」兩字去形容。主角是個要參加徵文獎的青年人 A ,在完稿後遺失手稿,被 B 撿到後拿去參加,卻得了獎,並且要殺 A 滅口。等等,這篇不是說「沒有屍體的推理」嗎?對,這故事的厲害就是最後顛覆性的真相。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得獎作胡杰的《我是漫畫大王》是以漫畫迷為主角的日常之謎,而且還玩了另一個我就不說的花招,看到最後我會驚訝這個騙局玩得不小。文善的《逆向誘拐》的謎團是犯罪份子闖進跨國企業的電腦系統裡,綁架一份電子文件,而且涉及加密貨幣 (這是「小說和電影重心不同」的上佳例子) ,故事後來有個不小的轉折,結結實實騙了很多人。
薛西斯的《H.A.》雖然出現謀殺,卻只是在遊戲世界裡發生。在一間遊戲公司裡,兩幫人馬進行辦公室裡的權力鬥爭,由於是斯文人,於是約定在公司設計的遊戲世界裡進行謀殺和破解的對奕。在這書之前,我只在科幻小說見過類似的情節,想不到有推理作家會這樣寫。
後兩本讓我覺得大企業裡經常出現謎團,應該找個偵探長駐,甚至開設偵探部門。當代的偵探,很有可能就是從事 computer forensics 的專家,像陳浩基的《網內人》裡的阿涅。這本書雖然以女主角的妹妹自殺揭開序幕,但接下來的情節非常日常化,包括駭客入侵和網絡欺凌。
雷鈞那本拿下島田獎的《黃》,本質上也是一個日常之謎。故事主角馮維本生在中國、長於歐洲,因為新聞大肆報導的「中國男童挖眼案」,決定回鄉調查。這是一本千萬不要看任何評論包括推薦語的精彩作品。要總結讀完這本書的感想,只能借用台灣人日常會用的說法:「騙很大!」
Thanks for subscribing.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