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點講|20出頭已經腰痠骨痛?醫生教你從習慣做起預防提早退化
text/霍偉明醫生 · photo/iStock · 2025-07-18
你以為腰痛只是大人的專利?其實近年愈來愈多年輕人,甚至中學生,都要開始留意這方面的資訊。椎間盤突出的發病年齡正逐步下降,愈來愈多年輕人也受到影響。研究顯示,此病最常出現於 30 至 55 歲之間,但近年亦有見 20 多歲甚至學生族群亦出現相關症狀,與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久坐不動、姿勢不良等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什麼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是位於脊椎骨之間的一種軟骨組織,內部富有彈性,能有效承受壓力、減震並保護脊椎神經。在正常情況下,它有助於支撐身體活動並吸收運動時產生的衝擊。
然而,在提重物或彎腰時姿勢不當,會瞬間增加脊椎壓力,導致椎間盤外層的纖維環破裂,內部的髓核組織因而突出,壓迫周邊神經(如坐骨神經),從而產生劇烈痛楚,這就是椎間盤突出的形成原因。
常見症狀有哪些?
椎間盤突出可分為慢性型與急性型兩類。
慢性型多與椎間盤退化有關,進展較慢,初期未必壓迫神經,因此症狀相對輕微。而急性型則可能因椎間盤突然撕裂並壓到神經線,引起較為明顯的不適,包括:
成因與風險因素
導致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多種,常見包括自然老化、運動傷害、跌倒或扭傷等。長期姿勢不良(如久坐、駝背)、經常提重物、體重過重,都會加速椎間盤退化。
此外,長期缺乏運動會影響椎間盤的血液循環,使其難以獲得足夠營養與排出廢物,也會加快退化過程。
常見風險因素包括:
如何診斷椎間盤突出?
如病人長期出現腰背痛,而接受一般治療後仍未有改善,甚至出現坐骨神經痛的情況,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磁力共振掃描 (MRI) 。這是一種安全且無輻射的影像技術,可準確顯示椎間盤是否破裂或突出,以及是否壓迫到神經組織。
治療方法及處理方式
治療椎間盤突出的首要目標是舒緩症狀、減低神經壓力及改善日常生活質素。視乎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藥物治療
醫生會處方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幫助減輕腰背痛。如痛楚涉及神經線,則會加入針對神經痛的藥物。
2. 物理治療
透過熱敷、牽引、電療及伸展運動等方式,減輕發炎、放鬆緊繃的肌肉,提升脊椎穩定性。
3. 手術治療
當椎間盤嚴重突出並壓迫神經線,或保守治療無效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椎間盤切除或神經減壓手術。現時多採用微創技術,傷口小、復原快。但術後仍需避免重體力活動,並持續進行復健運動,以免復發。
在某些嚴重退化或脊椎移位的個案中,可能需要進行椎間盤融合術或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
預防建議:保護脊椎要從日常做起
如你懷疑自己有椎間盤突出或相關症狀,建議儘早向醫生求診,及早檢查、及早處理,對提高康復機會至關重要。
Thanks for subscribing.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