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文化導賞團】穿梭九龍城聽歷史再品嘗港飲港食,做個「知食份子」

真正識食,除吃出食物本身的滋味外,更要細味當中的人情、手藝及歷史。新閱會較早前夥拍深度遊組織「活現香港」,與30位新閱會會員走過九龍城的大街小巷,並拜訪幾家特色食店,一邊聽故事,一邊親口品嘗港飲港食,做個真正的「知食份子」!

想了解九龍城的歷史文化,當然要先去九龍寨城公園「打卡」,因為原址正是1847年建成、因主權真空問題變成三不管的九龍寨城。

從City of Darkness探尋歷史

當天的導賞員——「活現香港」創辦人之一陳智遠(Paul)說,寨城公園外圍石牆以往高達三至四米,現時留下的石牆都是仿製,從近美東邨的西北入口遊走一圈,想像一下舊日這裡住滿由內地湧進香港的難民,居住樓房是寨城人自行搭建,水電都是偷用的;小孩每日走上天台看飛機,就是最大娛樂;幽暗狹窄的聚居環境內,充斥黃、賭、毒窟和廉價的無牌牙醫,卻有一條「光明街」。此街不分晝夜都燭火通明,因為賣白粉的攤販會在矮桌或木箱上燃點白蠟燭,方便癮君子就地吸毒,那種烏煙瘴氣可想而知。

位於公園中心的一座衙門,是寨城僅存的古建築物,昔日曾改作收容和照顧老弱孤寡,故衙門上刻有「ALMSHOUSE」,「這是我所見到唯一一幢以英文命名的中式建築。」Paul 如此說。

要追憶寨城的事與情,除了實地遊覽,更可透過閱讀。《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的作者 Ian Lambot 及 Greg Girard ,曾花四年時間探索這個臭名昭著的三不管地帶,一直記錄至城寨清拆。書內有320多張照片,32篇訪談和關於寨城歷史、特色的文章。這本書內容豐富,讓人瞥見一個現已消失的地標,也透徹地重現這個獨特社區。另外,魯金撰寫的《九龍城寨史話》和九龍樂善堂編著的《九龍城人.情.味》,也是不錯的選擇。

古蹟活化成「文青」咖啡店

在寨城公園向聯合道走,就到達另一個歷史古蹟——侯王古廟。根據廟內鑄於清雍正八年的古鐘推算,此廟大概建於1730年或之前;201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一般認為侯王就是南宋國舅楊亮節,因襄助南宋末代皇帝宋帝昺南逃九龍,護駕有功,後世遂建廟敬其忠義;也有人認為侯王是為宋帝昺治病的楊二伯公。侯王廟其中一個亮點,是以一筆寫成的「鵞」字及「鶴」字石刻,前者位於廟側涼亭內,是複刻版。

有些古蹟至今如一,有些則活化變身。衙前塱道一幢1920年代建成的戰前唐樓,保留了門前雙石柱的建築特色,地舖原為傳統的參茸藥行,兩年前被活化為今天的大和堂咖啡店。老店的百子櫃現時用來擺放咖啡豆,其他陳設如中醫執業證、牌匾等都保留完好,懷舊味濃,店主更刻意在食物中加入中餐元素,創製出紅棗芝士蛋糕及雞蛋仔炸雞等。

老店靠真功夫 力保出品質素

「城寨精神留下來的,就是魚蛋!」Paul 說,此話何解?皆因從前由九龍寨城所出產的魚蛋,佔全港供應量八成,寨城魚蛋以鮮魚用人手打製而成,入口彈牙味亦鮮,因而馳名。我們跟著Paul走到位於福佬村道的德興魚蛋,老闆林師傅早於城寨年代已生產魚蛋,至今仍堅持手造,老闆娘給我們遞過一杯又一杯的招牌魚蛋,吃著聽著,味道果然不能跟現時用機製的相提並論。在同一條街的公和荳品廠,同樣「慢工出細貨」堅持傳統石磨,保持黃豆的原味。公和荳品廠於1893年在東莞創立,戰後1949年遷來香港,由於荳品價廉,但營養價值高,深受戰後的貧苦階層歡迎。

沒有豪華裝潢的豪華餅店,勝在夠踏實。Paul表示,老闆多年來堅持選用澳洲或紐西蘭麵粉,製作絕對講究;而舖外海報上寫著「要靠真功夫  一技走天涯  自立創業」,正道盡周老闆40多年前在衙前衛道開設豪華餅店的初心。

「泰」「潮」飲食

九龍城的獨特色彩,與該處聚居了不少潮州人及泰國人、泰潮食店處處有莫大關係。說到潮州飲食,一般只想起打冷、功夫茶,其實還有傳統的潮式糕點。「潮洲糕點可以分為餅、糖、糕、飽四大類別……」貴嶼仔和記隆第二代傳人楊子儀娓娓介紹。楊先生15歲跟父親學師,後來更積極鑽研潮洲糕點,望把經典承傳,故「貴嶼仔」是全港潮州糕餅款式最齊全的店舖之一。店內的腐乳餅、老媽糕、酒売粿(鼠麴粿)、鴨頸糖,名字相當趣怪,吃時嚐到一絲甜意,更咀嚼出一份懷舊濃情。

「這裡的泰菜跟在泰國吃的一樣正宗!」Paul 解釋因九龍城昔日鄰近機場,不少泰國人來港經商,並在此落戶;加上不少泰國婦女在這裡當過埠新娘或家傭,當中有人廚藝了得,煮出一手好菜,漸漸在港開餐廳自立門戶,泰國美食文化也因此發揚光大。每年四月,九龍城會舉行泰國傳統潑水節,這裡一帶連當舖都有泰文,泰國文化在此札根之深可見一斑。

睇《食經》細嚐傳統菜式

借食講書,當日Paul也介紹了陳夢因《食經》系列其中一本,名為《不時不食》。陳夢因曾任《星島日報》總編輯、筆名「特級校對」,他可說是開創了報紙寫食評的先河。書中提到舊日香港可吃到的菜式,令人大開眼界,例如當時物質貧乏,沒法大魚大肉,禾蟲既廉價也有營養,故曾是熱門食材,並有七種烹調方法包括燉、炒、炸、煲湯、炒蛋等,樣樣齊全。

Paul嘆道,身在現代城市雖可嚐遍世界各地美食佳餚,但其實不少傳統食譜及菜式正逐漸失傳,沒有人會點那些菜,廚師也不懂得煮了。唯有閱讀當年的食評,透過文字再加一點幼想,才能再次細嚐。

點讀小編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30

《姐,整理的是人生》簽書會

3:30pm-4:30pm

30

探索文化城市之路:《文化城市之路》新書發佈會

5:00pm-6: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