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吾睇電視|當倦怠成為都市常態:如何在一蓑煙雨中找到生活的節奏?

我在年初訂立了今年的待辦清單,期望能鞭策自己成為自律的人︰「每星期做三天運動」、「每月最少看兩本書」、「學習日語」……目標非常清晰,可是一年已過了一半,「已完成」的欄目上只有一項畫上剔號。每天下班後,當我想打開書本或外出運動時,倦意總是壓垮我的決心,我亦對很多事情失去了熱情,才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 burn out (職業倦怠)。

近期大熱的韓劇《未知的首爾》把這種青壯年的敏感脆弱勾勒得鉅細靡遺,引起忙得喘不過氣的打工族有所共鳴。當我聽到女主角「未知」說︰「沒有人是因為公司適合自己才去上班的,我們都是為了生活才工作」時,那種被理解的感動瞬間牽動了我的淚腺。

雙胞胎姐妹「未來」與「未知」是一對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姐妹,但兩人性格迥異。未來從小體弱多病,忍耐是她的最大強項。她文靜用功,成績優異,在競爭激烈的大公司工作,即使受到職場欺凌,仍為償還家庭的債務而堅持。妹妹未知個性爽朗,運動神經發達,本打算以田徑的成績保送大學,卻在最後關頭受傷,從此無法跑步。她足不出戶好幾個月,放棄考上大學,這些年打著不同的臨時工。

未來看似風光,獨自在首爾闖蕩,背後卻承受著不敢向家人坦言的壓力。她時常笑臉盈人,被村民稱為「柳 Candy 」,但糖衣包裝下,她其實被過去的一蹶不振所羈絆,刻意染上金髮,把自己塑造成自由自在的斜槓族來隱藏內心的自卑。

兩姐妹人懷著各自的心結,在大城市與小鎮分開生活。一天,未知受母親所託來到首爾為給姐姐送泡菜,驚覺姊姊情緒崩潰,甚至企圖自殺,於是提出兩人像小時候一樣互換身份,代替姐姐處理公事。未來則在草莓園打散工,並照顧住在醫院的婆婆。

在第一集中,未知生悶氣地的對牆壁踢著殘舊的皮球,心裡想著︰

 「它是因為沒氣才會被扔掉,還是因為被扔掉,所以沒氣了呢?我是因為本性如此,才會過這樣的生活,還是因為這樣的生活,造就了現在的我呢?像別人一樣,過體面的生活,事到如今,哪有那麼容易?不是我不想,是我做不到。我就像這個球一樣,沒氣了。不管我多努力嘗試,就是不可以。我知道,這些只是可悲的藉口罷了。未來出生時像沒氣的皮球,可她扛過來了。沒錯,都怪我,沒氣是我的錯。」

這段話正正是人在失意時,悔不當初的想法總猝不及防地威脅我們的意志,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怪罪自己。到底成長的軌跡何時出了差錯,導致現在走的路與小時候想像的截然不同?如果當初抓緊所有機會,現在會不會過著理想的人生?

就像未知的暗戀對象昊洙一樣,他因無法認同上司的處事手法而離開出名的律師事務所,但他仍被前上司留難,到處求職面試都以失敗收場。失業令他一下子方寸大亂,每天落寞地躲在家中胡思亂想。這時,未知教他鉤織百潔布,因為鉤織時的腦電波跟冥想時很相近,每當他開始想太多時便可以鉤毛線,並安慰道:「想著過去只會遺憾,想著未來只會讓人焦慮。人生就像鉤毛線,一針一線,只要你堅持下去,總會有新的機會出現。」

人生如天氣般變幻莫測,如宋朝文豪蘇東坡少年得志,後來卻經常被遠貶他方。蘇在《定風波》寫下「一蓑煙雨任平生」,意即就算風雨如晦,仍無所懼怕,照樣按著自己的步伐過活。只要心中的海維持平靜,生活的節奏不被干擾,困境的盡頭便會漸現曙光。就如昊洙離職後,在命運的巧妙安排下,他找回當律師的初衷與新的人生方向。

看過劇集後,我轉念把 Burn out 當作是休息的提醒,耐心聆聽內心的聲音,力不從心的感覺似乎緩緩消散。失意或不安的情緒不會長期盤纏人生,或許走著走著,雨便會停下,「山頭斜照卻相迎」。

Feb28plus1

悲觀派中的樂觀者,樂觀派中的悲觀者。愛新又嚮往懷舊,貪吃但身體不容多吃。想做很多事,卻只能集中做一件事。矛盾的存在。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30

國學講座:陶淵明詩文及其人生哲學

6:00pm-7:3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