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河山行|「吹漲」牛皮:載的不止渡江人,更是黃河與蘭州的文化底蘊

此前的黃河,從甘肅瑪曲向北 700 公里重入青海,過龍羊峽後,又繞回來,從積石峽進甘肅,穿過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山谷地帶,進入蘭州,使蘭州成為大河上下唯一有黃河穿過的省會城市。

黃河到蘭州,已由上游的窄促變成一條大河,毫不湍急,河水已經變黃,黃河貫穿蘭州西固和城關兩個河谷盆地,東西河道長 36 公里,河道中分佈著許多河心沙洲。中山橋是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的一座著名的跨黃河鐵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位處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

蘭州市,簡稱「蘭」、「皋」,古稱金城,是甘肅省省會,地勢西部和南部高,東北低,黃河自西南流向東北,峽谷與盆地相間。蘭州自秦朝以來已有 2,000 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聯絡四域、襟帶萬里」的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塞,以「金城湯池」之意命名金城。蘭州地處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城市座標正好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如果我們以蘭州為圓心畫一個圈,就會發現,從蘭州到華夏的四周邊界幾乎都是同等距離的。

吹著牛皮過黃河 

在黃河的上游流行一句「吹著牛皮過黃河」,這句話的意思是把要渡江的人裝在吹好的牛皮袋中,把牛皮紮好,然後船夫爬在牛皮袋上划水,就像我們平時游泳一樣,10 幾分鐘就可以到達對岸。牛皮筏子一直是黃河上游交通工具,皮筏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據《後漢書》記載就有「縫革囊為船」,過去,牛皮筏子以結實耐用、廉價易得的特點,受到黃河兩岸民眾的歡迎。

羊皮筏子:飛渡的勇者 

除了牛皮筏子,也會使用羊皮。過去黃河上沒有大橋,老百姓便靠筏子客托送貨物,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都有他們的身影。

皮筏子最大可有 20 多米長,7 米寬,載重量非常驚人,可以裝載 20 多噸。黃河上的筏子,以羊皮為輪胎。筏子客們取羊皮的手藝非常關鍵,要製作一張合格的羊皮,並不容易:這就要求從羊的脖頸處下刀。褪皮過程中,不能令羊皮受到一點額外的破損。否則,一切尚未開始就已經失敗。扒下的羊皮,還得用火烘烤,讓附著的毛變得焦脆,一捋即下。經受了火的歷練,羊皮還得預先習慣水性——用清水混進食鹽與胡麻油,令剛剛被烘乾的羊皮重新變得柔軟有彈性。然後,從留下的進口充氣,把羊皮吹得像氣球一般,再封孔。最後,將羊皮袋固定在木板拼接成的筏子底部,推入水中。如此一來,充滿空氣的羊皮口袋,便托著筏子浮起。

蘭州的羊皮筏,一般一隻筏配 13 個羊皮胎。它們分三行排列,以 4、5、4 的規律分佈。這樣,重心便能始終保持在筏子的中間部分。只不過,一隻羊皮筏子無論再怎麼小心保養,也只能用上 3 年左右的時間。太乾太濕都會對羊皮胎造成損壞,平常不用時,得瀝乾水分放置於陰涼處保存。西北本就產羊,老百姓借天時地利搜集羊皮,不是難事。所以,也難怪工序繁複的羊皮筏子在當地能始終得到青睞。 

黃河滾滾,濁浪滔滔,無論是筏子客,還是乘客,都需要莫大的智慧與勇氣才能擊水中流,成功到達彼岸。雖然它已退出水運交通的歷史舞台,但遊客們仍可以在黃河岸邊設置的羊皮筏子,體驗一下擊水中流的壯懷激烈。如今已成為黃河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

《中國旅遊》

一卷輕書,與你同遊大江南北、踏遍塞外關內。《中國旅遊》雜誌創刊於1980年7月,多年來發掘及報道許多鮮為人知的風景名勝及民情風俗,亦同時見證了中國的旅遊發展歷程。未來將繼續帶領讀者坐看神州風雲變幻,盡覽中國大好河山。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