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閱讀|《米奇17號》的生命哲學:無需苦尋,活著本身就是答案
text/Feb28plus1 (點讀「新星大募集」入圍寫手) · photo/《米奇17號》劇照 · 2025-03-28
text/Feb28plus1 (點讀「新星大募集」入圍寫手) · photo/《米奇17號》劇照 · 2025-03-28
「死亡到底是甚麼感受?」我們總有想過這個問題,或是出於未知的好奇,或是恐懼。在近日上畫的電影《米奇 17 號》(Mickey 17),男主角米奇 (Mickey) 因可以無限「轉生」,經常被周遭的人問及死亡的感覺,而他卻往往語塞。
故事講述一事無成的米奇與朋友提姆 (Timo) 合伙經營馬卡龍生意,結果失敗收場,並欠下債務。為了逃避追債到天涯海角的兇殘債主,他們參加了宇宙探索計劃,離開地球「著草」。米奇自願擔任乏人問津的「消耗工」,實驗室人員先把他的基因儲存於記憶體,然後安排他執行各種危險任務,以了解人類在外太空生存的可能性和方法。當米奇因公死亡,人體複印機便會利用他的基因打印一個新的肉體,並輸入舊有記憶,這樣米奇便能「重生」。每個型號的外貌一樣,但個性略有不同。由於複製人技術涉及道德疑慮,法例規定每次只能有一個型號存在。
在一次冒險中,「米奇 17 號」大難不死,回到基地卻發現實驗室人員已經製造出「米奇 18 號」。這兩個米奇性格截然不同,17 號怕事,18 號則憤世嫉俗。原來「米奇 17 號」一直對「他」在地球的兩件往事耿耿於懷︰在小學的生物課上,錯誤處理一隻青蛙而令牠死亡,以及童年坐車時誤按按鈕,造成母親撞車離世。他在一次執行任務前向 18 號說︰
「我們整輩子都是個懲罰。」(Our entire life is a punishment. )
在戲院看到這個場景時,我不知怎地想起了莊子在《齊物論》寫下的「罔兩問景」。簡單來說罔兩是影子的影子,它見影子一時走,一時停;一會兒坐下,一會兒又站了起來,便問影子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這一切都是不由自主的嗎?影子回答:「是因為有一個甚麼東西控制著我,所以我才這樣。可是那個控制我的東西,說不定也有別的東西在控制著。就像蛇要鱗片才能爬行,昆蟲靠翅膀才能飛,我怎麼知道是這樣,又怎麼知道不是這樣?」
(【原文】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罔兩跟著影子,影子跟著人,人又不由分說地因著他人及各種慾望而牽引著一舉一動,而這些慾望呢,又隨著不同情況而流動或止息。
就如米奇 17 號一樣,他不斷死亡、不停重生,重覆感受著死亡的恐懼與疼痛,並與過去的錯誤纏繞不止。17 號一直回溯自己的人生,希望找到造成這場不止息循環的關鍵,最終得出結論:如此折磨是他為過錯付出的代價。
其實我們也在經歷差不多的輪迴:上班、下班,年輕時犧牲健康賺錢,年老時用錢「追回」健康,我心裡不禁浮現這道問題:「辛苦一輩子,到頭來是為了甚麼?」然而,每次想這道問題想到焦頭爛額,除了被後悔、不安等情緒淹沒外,我們依然找不到循環的由來。
我們跟罔兩一樣,對不由自主的人生產生疑問,於是像米奇那樣費神思考生活的意義。然而,余華的經典著作《活著》中有句名言:「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無需花過多時間追問根本找不到答案的「為甚麼」,只要安時處順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活著本身就存在著意義。
Thanks for subscribing.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