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點讀專訪|詹朗林走過三重人生轉變,一句「多點回來」開啟佛緣奇遇

詹​朗林 (JJ) 可算是《點讀》的舊相識,初見於疫情前的 2019 年,當時他是「人生勝利組」成員,在《點讀》一個以 slasher 為主題的講座,分享如何於金融和演藝事業雙線發展。六年後,我們竟與剃短了頭髮的 JJ 聊起佛偈,在訪問中,他一再提到的三個字詞是「無常」、「因果」,以及帶著疑問的「Then?」,向未知的將來問一句:跟著又會點呢?

JJ 今年初在大埔慈​山寺剃​髮,短暫出家兩星期。出家人的生活看似靜態,實際上十分忙碌,課業及禪​修對體力、心力和耐力都是極大的考驗。短短 14 天的出家,他學懂的不是「得到」甚麼,而是「放下」、去我執。現在,他的工作室放了一塊木牌擺設,上面寫著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名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時刻提醒自己。

他的佛緣來自一次偶然到慈山寺一遊,當時純粹因為朋友預約了參觀,他又聽說「好似個觀音好靚」而隨行。在那裡,與素未謀面的寺廟負責人巧遇,沒料到對方說​:「因緣來到,是時候回來了,多點回來」。這句話讓他覺得奇怪,但同時又似乎隱約感受到自己與佛有緣,於是真的開始在寺內學習佛法。從浮華的金融世界到璀燦的鎂光燈下,再走入清修佛門領悟人生,一念之間,選擇浮現,猶如一個生命,走上三條迥然不同的人生路。​​​

一命:坐上金融「過山車」

JJ 的金融生涯,一起一滅夾在兩次疫情之間。2003 年,因為沙士的關係,JJ 擔心畢業後難以找到工作,於是遠赴英國攻讀與金融分析和銀行相關的碩士課程。畢業後回港,他順利成章投身金融界,成為獨立財務顧問,後來在一間具規模的金融機構擔任總監,再與朋友合資創業,將業務擴展到內地,絕對稱得上事業有成,那時 JJ 才三十多歲。

不過,他賺得到財富,卻賠上了健康,更「屋漏兼逢連夜雨」,壞事接踵而至,讓他深刻體會到甚麼是無常。

他回憶道:「2011 年時,無論是家庭和個人生活,都出現了很多波折,那個崩潰並不是一點點的,而是全盤倒塌。先是父親離世,然後其他家人生病,甚至罹患癌症,而我自己也出現了健康問題,需要接受手術。」

金融業競爭激烈,在他做手術的那段時期,有人趁機以雙倍薪金挖走他的下屬,原本 50 多人的團隊,在短短 4 小時內只剩下 10 人。與此同時,一位借了他一大筆錢的好朋友突然失蹤沒有音訊,那一刻,他驚覺「原來係可以咁嘅?壞事一件不夠,可以接著來,即使你努力了 10 年,擁有的可以一下子全部失去。」

二命:誤打誤撞入娛樂圈

當時,JJ 的身體出現了不少毛病,失眠,平均心跳每分鐘 130-140,打拳時更高達 209,臉色發紫,甚至要靠鎮靜劑度日,他深感不妥,腦海浮現出「我要放假」四個大字,於是毅然出走放鬆自己,並開始做義工。一次偶然的義工活動,就引領 JJ 走上另一條路。

那次是在商場舉辦的內地賬災籌款活動,原本只負責義賣推銷的 JJ,卻意外代替了因交通事故無法出席的司儀。他的口才和應變能力,吸引到同場一位電視台監製的注意,認為他有潛質成為電視節目主持人,於是向他招手。不費吹灰之力,JJ 就順利進入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演藝圈,逐漸成為一名全職藝人。

在金融分析和娛樂圈之間遊走,生活看似繽紛多彩,但 JJ 身在其中只看到苦,因為他要不斷追逐目標——追數字、追收視、追名利。為了達成目標,他必須不停地努力,但當目標達成後,接下來呢?新冠疫情期間,「無常」繼續無預警地來襲,其中一次接到朋友傳來「某某走咗」的壞消息,令他震驚不已,上星期大家還在電話群組內商量限聚令下去誰人家中相聚,現在人就沒了。

如《金剛經》中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花花世界,都是虛相。當時已經對佛學產生興趣的 JJ,細心點算過自己的積蓄,認為慳慳地也可以支撐到十多年的生活,於是毫無懸念地與金融公司和電視台分手,開始將學佛修行作為人生的第三條跑道。

三命:皈依佛門受持五戒

JJ 近年出版了兩本書《悟釋死》及《念.擇.生》,融合佛學概念,記錄他過往的經歷和遇到的稀奇古怪事情,希望讀者好好珍惜當下生活,體會生命的真諦。他指出:「人最大的問題和煩惱就是『我』。例如,這部手機是我的,如果你拿走了它,你就不對。」JJ 說人生的八苦中,生老病死無可避免,而其他四苦即「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求不得」都源自我們的困惑,要離苦得樂,就必須放下貪、嗔、癡、慢、疑。

早前電影《哪吒 2》的對白「我命由我不由天」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曾被高人指為命格奇特的 JJ 之前就說過「我信天係有安排的」,那他是否認為「我命由天不由我」呢?他表示佛家信奉輪迴,講因果,如果由此角度去看,「我命由天」或「我命由我」並無矛盾。

他進一步解釋,學佛的人會相信,我們所經歷的種種苦難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源於因緣和合。人類每一個行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產生「業」,做過一些不好的事將導致惡業,最終帶來痛苦。因此,現在的每一刻都是過去善惡行為的結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因果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法則。若相信「我命由因果不由我」,那麼「我命由天不由我」和「我命由我不由天」兩者皆正確。

JJ 認為,我們身處的世界、面對的每個人和事,都是真正的修行場。若不願面對苦果,就應先處理好自己的因。當我們明白無常的真諦,就不應過度執著,當有機會時,應該多行善、多微笑、多布施,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善的種子。

Kit Lin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02

香港寺廟志的編寫

7:00pm-8:15pm

03

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

3:00pm-4: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