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ogue|快閃飛「閱」深圳!探索祖國古今文化傳承與航天發展
text/譚靜嘉(沙田培英中學) · photo/Sam & iStock · 2025-03-03
跨越深圳河後,是跟香港截然不同的兩個城市面貌。是次研學交流的重點行程「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是我在河的對岸聞所未聞的地方,原來它在國家載人航天技術發展方面佔著舉重輕重的地位!
在綠航研究院,聽著導賞員講解中國未來 25 年的航天技術發展方向,我心中為祖國感到驕傲和感動。從 2003 年楊利偉將軍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中國公民,到現在擁有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天宮」空間站,僅僅 19 年,靠著國家技術人員的努力和航天員背後辛苦訓練的成果,造就了中國如今位居世界前列的載人航天技術。
我們在放映室觀看了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的採訪片段,她說航天員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家中的牽掛,在高難度的訓練之後也會十分疲憊。我想,這背後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即使是平凡的我們,只要肯努力,也有可能成為航天員的一天,因此不要以為成為航天員的夢想是遙不可及,於是便放棄。
然後,我們去了參觀「故宮館藏 × 香港非遺」展覽,當中最精彩的是電子版《千里江山圖》,結合古代藝術與現代科技,呈現出一幅氣勢磅礴卻山清水秀的美景,令人沉醉其中。此外,展覽還有長衫、客家花帶等香港非遺項目,即使不了解服裝藝術,但也可以感受到作品十分的精緻和美麗。
接著,我們去深圳書城中心書城這個號稱為全中國最大的書城。一進去,映入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各式讀物,書架最上端擺放著「最新推薦」書籍,令人不得不讚嘆,僅僅看到封面已被吸引住了。其次,書的擺放十分整齊,書架主題分類仔細,例如歷史、育兒、心理健康等,讀者更可以透過電子屏幕搜尋自己想看的書目,只要根據架的代碼就可以找到相應藏書,十分便利。
最後,我們與深圳的中學生交流,分享彼此愛看的書,令人記憶猶新的是深圳同學介紹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花兒盛開掉落,傍晚的時候把它們撿起來,比喻重拾往事,舊事重提,裡面的文章是魯迅先生年輕之作。深圳同學還談到他們的校園生活,我覺得他們即使學習壓力沉重,也會盡自己所能享受生活。
總括而言,這一次深圳研學團十分有意思,讓我認識到更多祖國文化,體驗到各種先進科技帶來的便利性,同時為祖國的航天事業感到十分驕傲,亦提醒我們「泱泱大國有自信,吾輩青年當自強」 。
Thanks for subscribing.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