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文字|如果時光可倒流,你是否想回到「說酒就酒」的當時?
text/朵拉@《香港文學》 · photo/iStock · 2023-06-23
同學會聚餐,從首次開始大家高喊「喝酒喝酒」到這回的不叫不嚷靜靜喝茶,也不過三年吧。
二十多年後重新相聚,大家興奮莫名說「那麼多年不見,肯定要慶祝一下」,結果全部人都醉醺醺快倒下了,口裡還「不醉不歸不醉不歸」地你灌我喝我勸你「非乾不可」。
隔年的聚會,剛抵餐廳有人毫不見外地自我退場說「不行不行,今年不喝酒」,然後有人接話茬,「是呀!醫生嚴重警告,都到這年紀了,酒少喝點」。一個兩個說開了,其他的緊跟上。客套話突然消失無蹤,都老老實實:「已快抵退休年齡,就不逞強吧。」
今年聚會,仍有人帶酒來,只是沒人開瓶。
身體是自己的,哪裡有痛各自知曉。人到中年,身體裡的機器用了這麼久,多少都有不妥,大家概不明說,可心裡都有數。
以茶代酒沒影響聊天興致,廢話照樣反覆不停,內容不外是我們年輕的那個時候。一提到單純而真誠的年輕時代,尚未被社會染色的美好時光立馬回到眼前。
你一言我一語之際,有人問:「如果可以返回舊時光,你想要回到哪個年代?」
「十八歲!」有人衝口而出。
她靜靜地不發一言。誰要回去那麼稚嫩無知,毫無建樹的年代?回頭看都不想相認的十八呀!外表保持的微微笑容裡收藏著她滿滿的懊惱。
卻有不少聲音支持「我也想回去十八歲!」大家吱吱喳喳,結論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十八歲呀!」許多人擁護的答案原因在這裡,彷彿回去以後可以逆轉乾坤。
「二十八!」有人高呼,好幾個跟在後面,有人甚至馬上推翻青澀懵懂的十八歲。
二十八歲的閱歷和經驗,值得回頭麼?未成家未立業,為事業到處陪笑臉,每天一回到家聽父母親勸說快結婚生子,長輩積極安排相親,一片苦口婆心。事業家庭都在看人臉色,冷臉孔貼熱屁股地不斷取悅他人,到晚上有時想不如就地圓寂了吧!最後沒有自殺是靠自己的毅力堅持。
這種日子她一點都不想回去。
選「三十八!」的人聲音明確愉悅 ,不必想也知道他一定是在三十八歲那年過上好日子。
她的三十八,離婚,生意失敗,所有的挫折和打擊在同一時間攜手到來,她果真再回去的話,重溫的是流不完的眼淚和一顆破碎的心過著意志消沉,氣餒沮喪的日子。
四十之後才重新調整心態,單身一人走另一條事業道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四十五歲已聽到有人賺夠錢,準備過悠閒逍遙的退休生涯,這時她的前路才露一點曙光。
如果不是事業稍有成績,她敢出席同學會嗎?
都說是為了相互交流感情和懷念過往才來參加同學會,但誰都知道明為敘舊的同學會其實就是比較社會地位和事業成就的炫耀加傷害的聚會。
同學會回來,開始懷疑父母和老師。當年師長們口口聲聲鼓勵大家要讀書,甚至揚言恐嚇,不讀書以後就是個沒有用的人。她拿出交換回來的名片,那些考試排名在後面的調皮同學,不是成功企業家,就是上市公司老闆,跨國總裁。
到底是誰在說謊?
年輕時候對前途充滿希望,走入社會才曉得那些都是憧憬,就是沒法成功實現的幻想。跌到谷底時,憣然醒悟,從此只能往上,不能往下,才發現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夢想才是一種能力。
時間送給她的禮物是終於想通了一個道理: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積極向上才是王道。一切事物都沒有理所當然,慢慢找出之前失敗的原因,收斂鋒芒,認真做事,低調做人。這比賺錢還難的收穫,她花了半生歲月來換取,誰還要回去?
帶著美好的記憶,回去自我感覺良好的花樣華年,然後?
她現在就已經看見回去以後的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到時做出的選擇是同一個,後悔照樣發生,不過重演一回同樣的人生。
重來從來不可能,只有努力讓未來更好。把經歷過的那些懊惱悔恨都鬆手放掉,咬牙拾起教訓,應該付出的,還是得付出,能夠收穫的,一定要收穫。
回去,仍終將逝去,痛苦更加倍。
嚷嚷要回去的同學們,難道不知道走回頭路也沒得回頭嗎?
她想喝杯酒。
關於《香港文學》:
創立於1985年1月,為香港歷史最悠久、業界知名度最高的文學月刊。以香港為基點,團結華文世界作家、讀者,樹幟華文文學地標。
Thanks for subscribing.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