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河山行|從黃河漂流到賀蘭山:揭開古代岩畫之謎,品鑒頂級葡萄新釀

沙坡頭與母親河親密接觸

中衛市沙坡頭旅遊景區處於騰格里大沙漠南端,是甘肅、寧夏、內蒙古 3 省(區)的交接點,黃河第一入川口,也是古代歐亞大通道、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站在高坡遠望黃河大拐彎,水和沙相依相映,氣勢恢宏。

從航拍影像認知黃河,感受的是震撼,而置身於寧夏中衛沙坡頭,黃河就不再是遙遠的景觀,而是可以零距離觸摸的所在。我們一行人坐上羊皮筏子,在船工「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和寧夏「花兒」(當地流行的山歌)高亢悠遠的歌聲中,緩緩漂流在黃河之上。河水波瀾不驚,掬一捧河水在手,升起觸摸「母親河」的感慨,再遠望開去,只覺黃河之水浩蕩無際,逐漸與遠方的黃色沙海融為一體。昔日,簡易實用的羊皮筏便利了黃河沿岸人民的生活與交通;今日,人們驚嘆這種古老運輸工具的奇妙,更將羊皮筏視為黃河文化的一個獨特符號。

與黃河的「親密接觸」當然不止羊皮筏漂流。沙坡頭和黃河河面的落差最高處有 160 多米,由這裡的中國最大天然滑沙場面向黃河一衝而下,或是跨上「天下黃河第一索」的飛索,向著黃河俯越,再或者走上 3D 玻璃棧橋,看黃河之水在腳下奔騰,登上河邊高塔蹦極……這樣全方位的體驗因黃河而更富激情。

解開古人密碼 展開古今對話

如果黃河是一眼千里,賀蘭山便是一眼萬年。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在南北長 200 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遺存有 20 多處岩畫,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岩畫。從賀蘭口進入岩畫區,只見奇峰疊嶂,霧氣飄飄,溝內泉水流淌,灰褐色的山體一側,裸露的巨石棱角分明,閃現眼前的,是巨石平面上一幅幅放牧、狩獵、祭祀、征戰、娛舞的畫面,線條樸拙但形象生動,高者需仰望,低的要俯看,常作為賀蘭岩畫代表作的那幅「太陽神」便需舉步幾十級石階才能近前一探。

夕陽下對視王朝傳奇

賀蘭岩畫裡有一幅非常特別,一個頭像旁並置著一些已失傳的西夏文字,從畫法、筆觸看,頭像和文字絕不屬同一年代,文字顯然是西夏人在遠古岩畫旁刻寫上去的。這種奇妙的歷史交會和朝代相疊,也正體現出賀蘭山的迷人之處——自然上,它是中國北方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人文上,它是中國古代多民族角逐的戰場,以及一個朝代——西夏的發祥地。

由遠古岩畫回轉到 1,000 多年前,党項人在今寧夏區域建立西夏王朝,維持近 200 年後最終為蒙古大軍所滅,逐漸湮滅於歷史長河中,當下能夠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只有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遺址——散佈於賀蘭山麓的西夏陵。夕陽西下之時,我們在這片山腳下的西夏皇家陵區驅車繞行,只見若干座圓包狀陵台和 140 多座陪葬墓交錯有序,大大小小的土褐色墓塚星羅棋佈,背靠險峻的賀蘭山,更顯蒼茫。

賀蘭山東麓 葡萄廊道

踏訪賀蘭山,與尋古同樣精彩的,是品酒。北緯 38 度是世界公認的葡萄酒黃金緯度帶,東臨黃河之水的賀蘭山東麓正處於這條黃金帶上,最近十幾年的著力開發,使這裡逐漸成為中國釀酒葡萄的最佳種植區之一。

我們此次探訪的西鴿,就是這條廊道上一處品酒休閒度假酒莊,它的 3 萬畝自有葡萄園中,包括有目前中國最大的連片老藤葡萄園區。走進用近 20 萬塊賀蘭山石疊建而成的甕城形態巨大圓形建築,陽光中庭、酒品展示和品鑒區、陽光書吧讓人放鬆,迴環在葡萄酒釀造區、罐裝區、酒窖區,又讓人直接領會到「賀蘭紅」的經典之所在。賀蘭山東麓產區的「加貝蘭 2009」再成為首個摘取國際金獎的中國葡萄酒。實際上,西鴿 2019 年 10 月已通過世界最高標準的「BRC 國際品質認證」,成為中國第一個通過該認證的酒莊。

《中國旅遊》

一卷輕書,與你同遊大江南北、踏遍塞外關內。《中國旅遊》雜誌創刊於1980年7月,多年來發掘及報道許多鮮為人知的風景名勝及民情風俗,亦同時見證了中國的旅遊發展歷程。未來將繼續帶領讀者坐看神州風雲變幻,盡覽中國大好河山。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05

國學講座:漢樂府詩選讀

6:00pm-7:30pm

06

【一本讀書會·讀文化】深水埗101

2:00pm-4: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