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常|走進上水虎地坳:探索獨有的「潮式」盂蘭風俗敬拜鬼王
text/初文出版社 · photo/iStock (部分相片由「初文出版社」提供) · 2024-08-09
每年臨近農曆七月十四,便會看到各區球場搭起竹柵迎接盂蘭節(即鬼節)。這原先是潮汕的人文風俗,由於潮州人有落葉歸根的觀念,因此便舉辦盂蘭勝會來接濟那些客死他鄉的孤魂野鬼,隨著不少潮州人移居香港,盂蘭勝會亦變成香港的一項傳統習俗。
虎地坳(德陽堂呂祖仙師廟)盂蘭勝會的起源要追溯至 1960 年代,當時大量內地居民南移香港,其中一部分潮州人開始在虎地坳聚居。直至 1967 年,有潮州居民代表認為隨著愈來愈多潮州人居於虎地坳,應該在香港傳承有關潮州的習俗和傳統,因此在村內舉辦了簡單的盂蘭祭祀,是為首屆盂蘭勝會。
據虎地坳村文化復育計劃為居民鄭漢春進行的口述歷史,最初創立「虎地坳村盂蘭勝會」主要是想為那些因偷渡而失去性命的同胞「拜好兄弟(孤魂)」,超度他們的亡魂並藉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項建議最後獲得十一位潮籍人士支持,每人遂捐出二百港元予 1967 年開始第一屆的「虎地坳村盂蘭勝會」,並於同年請來呂祖仙師坐鎮該村,透過擲「聖杯」求得農曆七月十七日為打醮日,十八日為燒衣上日。鄭漢春說:「第一日,十七號,你要請神啦,請那些正神(「天地父母」、「南辰北斗」和「諸位福神」)來啦。十八號就拜好兄弟那些啦,請喃嘸佬去橋頭拜祭,之後會派白米和燒衣,夜晚會一起食飯,投福品這樣。年年都是這樣進行的,沒有變過。」
由於舉辦勝會費用高昂,籌備工作殊不簡單,2013 年村裡因經費問題,加上沒有年輕一輩接棒,因此由現任虎地坳居民福利會主席廖志協以及其他同輩承辦。他稱:「我們這群五十歲後,已結婚,又搬了出去,自身經濟負擔不重,當時被長輩不斷遊說,新界東北發展問題,又說要拆虎地坳,因此回來大搞盂蘭,出外參加比賽又舉辦文化活動,希望透過文化保育活動,引起各界關注,提高虎地坳的價值,不致被清拆。」
祭祀儀式與眾不同
據廖志協及居民陳耀安所述,居民從 2015 年開始在每年的盂蘭勝會中,輪流按照四個習俗形式向大士王(又稱「鬼王」)拜祭,充分展現出對村內多元背景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廖陳兩人則於 2016 年接手第 50 屆盂蘭勝會,通過觀摩及吸收各地區的做法,並透過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成功將虎地坳盂蘭勝會加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之中。
2019 年,他們更請來香港本地紮作業工會會長冒卓祺師傅製作四大士王,史無前例地在單一勝會場地中,同場展出四個不同型式的大士王,其款式分別有紅面(客家)、藍面(潮州)、白面(本地—東莞)、青面(鶴佬—福建),又想到加入日本盂蘭元素,懸掛了帶有日式味道的燈籠和彩上色油紙傘,盡顯創意和特色。
此外,按學者考據,虎地坳的盂蘭勝會的確與眾不同。這些不同,俱源於虎地坳混集各地移民所致,例如佛教經師誦經時並非使用潮州話而是廣東話、紙紮品既有潮州大金,也有廣東金銀紙。儘管如此,當地居民依然堅稱虎地坳盂蘭勝會屬於「潮式」,原因在於當初發起時,由十一名潮州人籌辦,而且不少儀式亦依照「潮式」。
鬼王大士王
鬼王,又稱大士王,佛教尊稱為「鐵圍山內燄口面燃大士菩薩」,道教則專稱為「幽面燃鬼王監齋使者羽林大神普渡真君」,通常一般稱大士王,大士公。鬼王有潮州、客家和海陸豐、廣東之分,潮州鬼王是一幅五、六尺的畫像;客家和海陸豐長有獠牙,外表凶惡;廣東鬼王則非常高大,一般有十幾尺高,而且一手執筆一手拿簿。
廖志協表示:「除了海陸豐大士王,未曾在虎地坳出現,但其他大士王,都已經在虎地坳出現,如果將來有水上人參與,要我們做水陸法會,那就全中國的大士王都曾經在這裡做齊。我們村的大士王與其他村不同,是重新設計的,造型較為卡通一些,其他的大士王樣貌非常凶惡。」
儘管不同地區舉辦的盂蘭勝會在儀式上稍有差異,但都本著共同目標——為離世的同胞超渡及向上天祈福,因而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香港得以流傳至今。
Thanks for subscribing.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