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聽佢點讀】「哀」不能「節」,面對摯親離世,我們要學習好好哀傷

《在終將告別前,學習哀傷》
作 者:田芳
出版社:蜂鳥出版

在香港,不能說的「死亡」

社工系畢業後,哀傷輔導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從此沒有離開過。我曾經在大學舉辦有關生死教育的課程,有一次有趣的經歷:課程要求學生完成課堂後,寫一篇關於他對生死態度的個人反思文章。改功課時,其中一篇的內容讓我哭笑不得:

「我在電腦前,正埋頭苦幹地做著這份功課,我媽媽突然走進我的房間,問我在幹甚麼。我告訴她,我在大學報了一科生死教育課,在做功課呢。媽媽聽後一聲不響,默默地打開門,外出了。過了一會她回來,我才發現原來她去了街市,買了一些碌柚葉,並千叮萬囑,叫我用來洗澡。」

噢,原來連上一堂生死教育課,也要用碌柚葉洗澡! 

我們以為不聽、不講、不見,死亡就不會來臨。但事實是,不聞不問的態度,令我們對死亡毫不認識,於是當死亡發生時,大家都彷徨,不知所措。   

為死亡作預備就好像面對地震一樣:日本經常地震,於是男女老幼,就算是幼稚園裡的小朋友,也懂得要預先演習,為地震作準備,到了地震真正發生時,傷亡和影響也會減到最低。相反,如果在香港發生地震,我相信傷亡數字卻會慘不忍睹,就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考慮地震可能發生,更遑論作任何的準備。

認識死亡和討論死亡,就是讓我們為將會發生的事情作準備,就好像結婚前,準夫婦會參與婚前輔導;孩子出生前,準媽媽會出席產前講座;退休前也有退休理財計劃……不是每個人都會結婚生子或工作退休,但我們都會在進入這些生命階段前作準備,卻唯獨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死亡,我們卻視若無睹。

事實上,只要我們願意鼓起勇氣,嘗試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去認識死亡,討論死亡,你將赫然發現,死亡並不如想像中可怕,反而讓我們和身邊人靠得更近,更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處。

這幾年,我有機會為保險從業員進行有關生死教育的培訓。事實上,保險從業員是其中一群站在最前線的專業人員,去幫助客戶面對病患和死亡的處境。曾從主辦單位聽到其中一位參加者的分享,令自己有很大感觸。

這位保險從業員參與課堂後,真的有機會探望一位患有危疾,且病情已屆末期的客戶。沒有一般招牌式又無意思的「好好休息,放心啦,無事嘅……」「等你好返我哋再去飲茶……」的安慰,這位從業員卻與對方深入交談後,最後鼓起勇氣問道:「其實,你心裡有沒有甚麼擔心的事情?有沒有考慮過後事的處理?有沒有甚麼我可以為你安排的?」沒想到,那位客戶握著他的手,感激地向他說:「多謝你!多謝你問我這些問題!其實心裡面一直很想向人交代萬一我走了,身後事和其他相關事情的處理,但一直都沒有人願意和我討論……很多謝你提出,我終於可以將內心的想法說出來了……」

忌諱的態度不但不能抹去我們對死亡的不安和焦慮,反而只會令人更孤獨無助地面對死亡。生和死其實互相緊扣,死亡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只說生,也能談死。你,又有沒有這份勇氣?

不OK是OK的

著名歌手盧凱彤墜樓死亡,全城一片哀聲,不少圈內圈外人士都發文悼念。當中盧凱彤的拍檔兼好朋友林二汶的悼文讓我尤其觸動,其中一段寫道:「你問我『Are you ok?』我回答你,我永遠不會OK,因為這件永遠也不會是一件OK的事。」

輔導員支援喪親家屬時,其中一項工作,就是讓對方明白,感覺不OK是OK的("It is OK not to be OK")。回看林二汶的分享,更讓我們明白哀傷的真實面貌。

現今社會講求效率,衣食住行都要快、靚、正,喪親也沒有例外——孝,喪禮後即時就脫;喪假,通常沒有,最好第二天就上班。喪親家屬被期望應該盡快放下,趕緊追回「正常」的步伐,於是乎,哀傷變成了奢侈品。另一邊廂,我們積極提倡正面思維、正向心理,「不開心」、「不OK」往往被標籤為「負面」、「消極」。當我們問 : 「你OK嗎?」,坦白說,我們是否真的容得下別人「不OK」嗎?其實自己心裡一早有前設,期望你應該「OK」。親人剛離世,我們會明白哀傷是正常的。三個月後呢?是否應該要開始收拾心情,回歸「正常」?那麼,「永遠不會OK」,可以嗎?若果哀傷可能永遠不OK,那麼又有甚麼出路呢?

電影《心靈觸洞》(Rabbit Hole)裡有這樣的一幕:飾演剛因車禍喪失四歲兒子的妮歌潔曼,和母親在地牢收拾兒子的遺物。面對十一年前也失去了兒子(即妮歌潔曼的哥哥)的母親,妮歌潔曼問:「哀傷會離去嗎?」母親答:「不會。對我來說,哀傷並沒有離去,已十一年了,但哀傷會改變,或許是它的重量,到了某些時候,哀傷似乎變得可以承受得了……它變成一件你可以從內心掏出來的東西,就好像你衣袋裡的一塊石頭,你會帶著它繼續生活,然後有些時間,你甚至會忘記它的存在。但當你再次掏進口袋裡,你會發現,它依舊仍在那裡。生活有時很難熬,但卻不是所有時間都如此。不管你喜歡與否,失去了兒子,似乎取而代之的,就是擁有這份對兒子的思念。它已成為自己的一部份,一直就在那裡,並不會離去……但,感覺還是可以的。」

當我們對親人的愛是真實而長存,失去親人的思念又怎會無端消失?或許,不OK的感覺會持續一段日子,哀傷也可能不會輕易離去,但學習接納哀傷,帶著那份思念,與它們共存共行,我們仍然可以好好活下去。

田芳

從事生死教育和哀傷輔導工作多年,田芳從喪親家屬身上,學會面對死亡的最佳方法,就是正視死亡,反思生命;喪親的痛,就好像錢幣的兩面:一面是「哀傷」,另一面就是「愛」。哀傷的源起,是愛。帶著愛,與哀傷同行,是每一位喪親家屬需要上的課。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30

《姐,整理的是人生》簽書會

3:30pm-4:30pm

30

探索文化城市之路:《文化城市之路》新書發佈會

5:00pm-6: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