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聽佢點讀|提升腦力!掌握CODE與PARA讓腦袋更清晰,靈感自然來

《青春是一朵西蘭花》: 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生活學指南 2
作者:米哈
出版社:P.PLUS

Chapter.2 靈感:為自己加一顆雞蛋 (節錄)

畢卡索曾經說道:「藝術家就像是感覺的聚寶盆,感覺來自四方,來自天上、地上,一張小紙片,一個眼前晃過的東西,或蜘蛛網。」那麼,我們這個聚寶盆,一天到晚可以聚多少的感覺,以及多少連結著感覺而來的信息量呢?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我們平均每人每天處理相當於 34GB的信息。34GB是多少呢?我在網上查看,1GB大概是 1,073,741,824 個字節,那 34GB的極簡陋計算也就是約三百多億個字節。

我們一天不可能真的處理到三百億個字節。這樣的「處理」,意思是我們被過多的信息碾壓,而這樣的碾壓,並不可能讓人「聚」到感覺,除了窒息的感覺。

當我們沒有能力聚集信息與情感,那就沒有辦法使用,以至再製造這些創作的材料。

所以,在弄清楚如何獲得靈感之前,讓我們先準備好可以掌握信息的「大腦」,讓大腦可以騰出空間感受情緒。

在《打造第二大腦: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Building a Second Brain: A Proven Method to Organize Your Digital Life and Unlock Your Creative Potential) 一書,作者提亞戈.佛特 (Tiago Forte) 鼓勵我們以「電腦與科技」建立自己的「第二大腦」,方便記憶、存取、管理,並減輕大腦的負擔,好讓大腦從事創意與想像的工作。佛特提出的方法,名為「CODE」,意思是:獲取 (Capture)、組織 (Organize)、萃取 (Distill)、表達 (Express)。

「獲取」,即捕捉你想要記住的信息。這可能是截圖、收藏網頁,或錄製語音備忘。你會問:我們不是一直有這樣做嗎?我的截圖檔案夾不是有過千張照片嗎?這正是問題所在!

佛特認為,我們不能被太多的資訊干擾,而忘記知識是一種珍貴的「資產」。我們不應該為了收集而收集,而要留意只有真正引起我們興趣或共鳴的信息,才稱得上是「資產」。以佛特為例,他每天只獲取「兩個」資產。

在書中,佛特引用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察.費曼 (Richard Feynman) 的思考方法來闡述如何管理獲取資產。原來,當費曼要處理一項研究時,他會列出一份約有十個核心問題的清單,而在生活上,每當遇到新的資訊,他都會以這些核心問題來檢測它,審視這些新資訊是否可以協助他理解,甚至解決那些核心問題。

通過這個「費曼核心清單」,費曼發現,解決核心問題的答案,往往出現在出乎意料的生活場景或知識領域,而佛特認為,建立個人的核心問題清單,有助於捕捉,並獲取對自己真正有益的知識資產。

以我為例,「如何以文藝照顧心情」是我其中一個核心問題,而每當在書本、網上或社交媒體碰見相關的新聞或歷史,我便會馬上將之「獲取」成我的知識資產,而「獲取」之後,就是「組織」。

佛特提到,我們所處的環境對塑造想法和觀念起著重要作用。舉例,我們在寧靜的大教堂裡,會傾向反思人生與感恩,但在擁擠的牙醫候診室,我們好可能會不耐煩地想到未完成的工作。這便是「大教堂效應」,乃是一種心理現象,揭示了物理環境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過程。

在「組織」一環,我們便要有「大教堂效應」的意識。佛特指出,我們的「第二大腦」是一個虛擬空間,保存著我們的知識資產。然而,這個空間的組織邏輯,與圖書館不同,而更像廚房。

在廚房裡,我們不會完全以物件的性質與內容來分類擺放,而是按「結果和過程」來組織。例如,我們可能有四支洗潔精,但我們不會將四支全部放在一起,而是放一支在當眼處,而其他存入櫃裡。這當中的邏輯,便是按我們在廚房的工作程序來思考。

順著這個邏輯,佛特提出了 「PARA」組織法,即以「項目」(Projects)、「領域」 (Areas)、「資源」 (Resources) 和「檔案」(Archives) 來組織我們獲取了的知識資產。

「項目」是具有期限的短期目標;「領域」是需要持續關注的長期議題;「資源」是我們感興趣,但還沒有轉化為項目或領域的筆記;「檔案」是用於已完成的項目或不再相關的領域。

在這四個類別中,「項目」是現在進行式,跟我們的日常工作最為相關,而「檔案」是過去式,是最不迫切的知識,但又是能夠喚醒我們成就感的資產。「PARA」組織法以「結果和過程」的迫切性來分類知識,一方面令人容易存取;另一方面,也令人不容易為獲取而獲取,而是專注於「獲取知識來變成產出」。

「CODE」方法的第三步是「萃取」。萃取,就是濃縮,而濃縮信息乃是透過分層的方法,讓人可以識別、獲取和提煉關鍵信息。分層層數愈多,知識資產便愈精純。那麼,萃取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第一,保存引起你興趣的文章。開始時,請先保存一篇引起你注意的文章或資訊。這可以是任何東西,例如部落格、新聞文章或研究論文,只要跟你的項目或領域相關即可。

第二,閱讀文章,並找出關鍵段落。在這個步驟,你要誠心地寧缺勿濫,只聚焦於真正令你感興趣,或有學到新知識的部份。

第三,標注關鍵的想法和詞語。在聚焦段落之後,以粗體或熒光筆標注其中的重要想法和詞語。這將有助於以後重讀時,快速識別重要的信息。

第四,撰寫摘要。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撰寫不超過幾句說話的摘要,以顯示你真正從這文章領悟到的知識。

在此,佛特提到著名紀錄片製片人肯.伯恩斯 (Ken Burns) 如何整理資料與製作。當伯恩斯關注爵士樂或美國南北戰爭等主題時,他需要處理大量檔案資料,而他整理的態度是「每五十小時的素材,只會留下一小時」的分量來備用。

顯然,萃取就是一種減法的學習。將獲取的知識去蕪存菁,成為對你有用的資產。在資訊過剩的時代,我們要學會精益求精的自我紀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飲用適合你的水。雖知道水有益,但飲水太多,還是會中水毒。

「CODE」來到最後一步,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步:表達。

表達,就是將你萃取了而組織在第二大腦的知識內容,轉化為成果的過程。這個步驟,說起來簡單直接,卻也是最多人沒有做好的步驟,其原因就像購物,買的總比使用的多,而收藏了「稍後閱讀」的知識也總比使用的多。

佛特以十七世紀意大利哲學家詹巴蒂斯塔.維柯 (Giambattista Vico) 的一句名言提醒我們:「Verum Ipsum Factum」。這個拉丁短語的意思是「我們只知道我們做的事情」。

換句話說,我們只有在自己實際做了一件事情之後,才稱得上理解那件事情。通過採取實際行動,並創造某些東西,我們才會對掌握的知識有更深刻的認知。

那麼,怎樣可以鼓勵自己將知識轉化為成果呢?佛特的建議是創造知識的「小部件」 (Intermediate Packets)。小部件的意思是一個大項目之中可以分拆出來的、較小且可以處理的部份。

以砌積木為例,我們不可能將一堆積木,轉眼變成一棟摩天大廈。我們會做的,是首先做好地基的部件、支撐的部件、頂部的部件等等,而最後將不同部件組合成摩天大廈。

同理,當我們將知識轉化成產出時,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為自己創造小部件。以我為例,每當我閱畢一位作者的書或生平,就會寫下一份筆記,或錄下短視頻。這些都是我的知識小部件,而當緣份到了,這些小部件便會以不同主題組合起來,形成一個課程或一本書。

小部件原則(加上維柯的拉丁語提醒),不僅適用於工作,還適用於生活。我們要以「實踐知識」來學會知識,也要以「活出道理」來掌握道理。知行合一,才會令學習與獲取知識變得有意義,也是令知識成為個人資產與品味的終極方法。

米哈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11

「似曾相識的香港」系列 — 從遺忘了的城市遺物說起

7:00pm-8:15pm

14

【讀健康】:多喝水並不會令你健康──首席品水師說you are what

2:30pm-4: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