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聽佢點讀】關於靜觀的八大迷思!用30天體驗靜觀,給自己呼吸的空間

《靜觀生活30天——活在當下,讓身心靈更自由》——〈關於靜觀的迷思〉
作 者:新生精神康復會  
出版社:蜂鳥出版

迷思 1:靜觀=慢活?

靜觀的重點在於覺察,而不在速度。不論快慢,我們都可以覺察當下此刻。靜觀練習的節奏的確普遍比較慢,那是因為透過減慢速度,我們能更仔細地覺察不同的狀態及感覺、更容易培養覺察力。當我們慢慢培養出靜觀的態度及習慣時,就可以快也靜觀,慢也靜觀。正如學習騎單車一樣,起初我們需要付出很多心力及專注,才能在車上保持平衡,然而經過多次練習、掌握到竅門後,我們在騎車時就可快也可慢,變得非常自然及容易。

迷思 2:靜觀一定要在安靜的環境進行?

環境上的寧靜,能有助我們仔細地覺察自己不同的狀態及感覺,更容易培養覺察力。試想像,如果您在一個寧靜的環境中,的確能更易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更易沉澱及沉思吧?

然而,和速度一樣,環境上的寧靜不是靜觀的重點,重點是我們培養客觀地觀察自己的身心狀況和活在當下的態度。當培養出覺察力後,即使有外界聲音,即使處於非絕對寧靜的環境下,我們仍能覺察到自己的狀態。

迷思 3:靜觀=被催眠?

靜觀可以是一種練習開放、不批判、覺察當下此刻的日常生活態度,而催眠並不是一種生活態度。

靜觀的重點在於提升我們於當下此刻有意識的覺察,愈來愈看清自己的狀態。靜觀期間,我們既專注且平靜。

迷思 4:靜觀是宗教活動?

靜觀(Mindfulness)本來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法,由美國學者卡巴金將之帶到科學的領域,並在麻省醫學院的減壓中心進行研究及整合。如今心理學界指的靜觀,可以是紓緩壓力及抑鬱的訓練方式。

冥想(Meditation)則泛指以靜默、靜坐等手法作靈性或精神上的訓練,與宗教有關或無關均可。有一些佛教學派認為冥想會有特定的思考命題,而靜觀並沒有特定的思考題目。

很多宗教均有類似靜觀的冥想練習,例如佛教中的禪修、靜觀或冥想;基督教及天主教中的靈修、讀經、祈禱等。這些宗教練習較之靜觀在形式上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但前者再添上一重靈性目的,所以兩者並不完全相等。

迷思 5:靜觀=逃避現實?

在練習靜觀期間,我們會不帶批判地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此刻,無所不觀地觀察環境、自己的身體感覺、情緒或狀態。因為把重點放在同在(Being)多於行動(Doing),我們看似暫時中斷與外界的互動,可能會減低或降慢對外界刺激的回應頻率。然而,靜觀其實幫助我們如實地覺察自己現實生活中的煩惱,承認及瞭解自己正受困擾或受苦,再發現如何更有智慧地去回應現況。

迷思 6:靜觀=放鬆?

靜觀的重點在於覺察,放鬆也許是伴隨覺察的前導和有益副產品,但不是目標。練習靜觀期間,不論放鬆或不放鬆,我們都可以觀察,觀察當我們有不同情緒如難過、生氣、擔憂、麻木時,自己的狀態是如何。我們不會強求達成甚麼目標,包括不去要求自己放鬆。

迷思 7:留意呼吸及身體感覺的意義何在?

初次接觸靜觀的朋友,可能會很好奇:為甚麼如此多練習都重複強調要我們留意呼吸或身體感覺?誰不知道我正在呼吸?誰不知道我有手有腳?

事實是,正因為呼吸和使用手腳太理所當然,我們很容易就會在機械式及自動化的日常行為中,忘記了「活在當下」。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在思考上,而不在身體感覺上。雖然思考有助我們解決問題,身體感覺卻能告訴我們關於自己情緒及周遭環境的資訊。對呼吸及身體感覺的專注,也能成為穩定我們思緒的錨,能幫助我們從行動(Doing)模式移向同在(Being)模式。

迷思 8:如果我在靜觀期間分心了,是否就不是在靜觀?

靜觀練習很多時候要求我們專注在當下片刻的身體感覺,然而,當我們嘗試專注在這些日常時,很容易會覺得沉悶,並可能不自覺地想東想西,把注意力轉為放在自己的思想中,即是分心了。

分心其實是正常的思緒活動,即使分心了也不要緊,只要保持覺察,嘗試在發現自己分心後溫柔地把注意力拉回來。其實,覺察到「自己正在分心」的一刻,已經再次成為當下的觀察者,也是在靜觀當中。

新生精神康復會

於1965年成立,主要為康復者提供住宿、就業培訓及社區支援服務。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20

「2024 香港閱讀+」大型嘉年華活動

21

「2024 香港閱讀+」大型嘉年華活動

12:00nn-9: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