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電影閱讀|跨越20載經典重映:從三族角力看宮崎駿的環境共生哲學

相信不少讀者在《幽靈公主》面世時仍未出生,無緣見證這經典作品在當時社會所引起的轟動。暌違逾廿載,電影終於在本月重新上畫,讓大家有機會入場感受宮崎駿世界的奇幻魅力。

電影的主軸離不開神獸的角力。在古代的日本,三方本來和平共處,但隨著人類砍伐森林,象徵大自然生死的山獸神與其他神靈不得不保護餘下的物種。部分神靈帶著厭惡人類的的怨念而成魔,化身邪魔神,到處破壞環境與殺害人類。

蝦夷族少年飛鳥在一次遭遇中,被山豬神轉化而成的怪物「拿各神」襲擊,並咬傷其右手,被落下死亡的詛咒。為了解除詛咒,飛鳥離開部落,前往豬神出現的西方。在旅途中,他遇見地侍﹑達達拉城的女城主幻姬,以及被山犬族撫養成人的幽靈公主等人。

三方勢力各懷鬼胎,行動大多出於對自身利益的維護。飛鳥是唯一清醒的人類,他一直謹記爺爺對他的囑咐︰

「用澄淨的心去看待事情,說不定就能找到解除咒語的方法。」

即使寡不敵眾,飛鳥仍然盡力弭平朝廷達拉拉城及森林之間的紛爭。他一邊勸說山犬神族的莫娜與人類和平共存,一邊在幽靈公主刺殺幻姬失敗後,不顧安危地救了她,並嘗試阻止和尚的奸計。在理解各方行動背後的原因後,他在理智與同情心兼備的情況下行動,沒有被惡念所產生的後果反噬。

相反,野獸面對困局時則單靠著無盡的恨意來行動。被稱為「森林賢者」的猩猩族厭惡人類,盲目相信食人肉能獲取人類的智商來重奪森林。他們整天抱怨,卻從不付出,只會投機取巧,等待其他神獸殺害人類後漁人得利,在危急關頭逃之夭夭,卻以為一切行動純粹出於對森林的愛。

電影中的神靈同樣帶著人類的七情六慾。野豬神族的長老「乙事主」最初為了保護森林及捍衛野豬神族的尊嚴,率領族群自殺式襲擊人類,最終全軍覆沒,自己亦被炸藥射中而身受重傷。他得知拿各神被人類的石火箭射傷後,心中只剩仇恨。莫娜認為他一味好戰,他則埋怨山獸神偏幫山犬神族,眼看森林陷入險境仍無動於衷。種種恨意在傷口中蔓延,人造的鉛彈腐蝕骨骼。乙事主最後化為邪魔神,臨終時依然高呼「我的戰士回來了!」

人類是製造事端的一方,和尚為幻姬提供軍火,煽動她轟炸森林,從而拿取山獸神的首級來壯大勢力。實際上,他真正的目的為藉幻姬之手弒神,從中偷取首級以獲取長生不老的能力,並吞併幻姬的煉鐵廠。幻姬是個亦正亦邪的角色,她一邊對抗朝廷父權的統治,收容患有痲瘋的居民與無家可歸的婦女,一邊砍伐森林來擴大領土,研發火槍對抗地侍的威脅。幻姬透過傷害來守護,利用暴力打造屬於自己的烏托邦。

莊子在《齊物論》提出「物無非彼,物無非是」,意即凡事沒有絕對的彼或此是或非,萬物互相依存。只有推翻二元對立的狹隘思想,方能澄明且全面地觀照世界。在電影中,幻姬光顧著復仇與自身利益,從沒考慮森林裡孕育著不同生命。最終,仇恨在人不覺意時反噬,她被莫娜咬去一條手臂。

幽靈公主最初對人類充滿恨意,但後來因飛鳥捨身相救,明白互相殘殺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她在尾段向飛鳥坦言︰「我很喜歡你,但是我無法原諒人類」,飛鳥欣然接受,兩人尊重彼此的立場,不遠不近地延續情誼,讓關係停留在最舒適的位置。

宮崎駿曾為《幽靈公主》註解:「即使在憎惡和殺戮之中,還是找得到生存的意義,還是存在著美好的邂逅和事物。」世界就像山獸神之森,處處佈滿誘惑與陷阱。但在黑暗籠罩的同時,光明亦必然存在,至於能不能發現,就得看自己願不願意去發掘。就如飛鳥的爺爺所言,前路被大石阻礙時,不妨換位思考,說不定便能找到解除難關的靈丹妙藥。

Feb28plus1

悲觀派中的樂觀者,樂觀派中的悲觀者。愛新又嚮往懷舊,貪吃但身體不容多吃。想做很多事,卻只能集中做一件事。矛盾的存在。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20

【屋有必測之風雲】—「建築測量師」的秘辛

4:30pm-5:30pm

21

2025年「與作家會面」︰書寫快樂 - 貓咪跳入文學裏

2:30pm-4: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