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點讀專訪|插畫師蔡景康的港式《小王子》,褪去夢幻呈現入世寫實風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但很少人記得這點。」(All grown-ups were once children... but only a few of them remember it )

小王子離開自己的原生地,於數個星球間冒險闖蕩,遇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或物,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逐漸蒐集人生經歷。閱歷漸增的同時,原本純如白紙的小王子開始感到焦慮、徬徨,質疑為甚麼世界變了樣?

為紀念經典法國小說《小王子》作者兼飛行員 Antonio de Saint-Exupery 誕辰 120 周年,本地插畫師蔡景康 (Steven) 受法國版權方之邀重新創作,以繪本演繹小王子與一眾角色。褪去以往小王子給人稚嫩無邪的臉孔、夢幻空靈的世界觀, Steven 筆下的小王子、一眾角色甚至環境設定,均以「入世」與寫實的氛圍定案。

冥冥中自有主宰。 Steven 相信受邀在混沌的現世重繪《小王子》,必然有其意義。

從小閱讀 啟發追尋自我

出身於清貧家庭, Steven 小時候最大的課餘樂趣,就是閱讀。回看以往愛讀的書,其實一直形塑著他對理想世界的嚮往,更影響其成長後的創作。例如已故芬蘭小說家兼畫家 Tove Marika Jansson 在 1945 年發佈,畫風與故事同樣溫馨動人的經典作品《Moomins》(姆明) ,就啟發了 Steven 對大同世界觀的想像。

「我很喜歡姆明的故事,深入了解過其創作動機和意識,就會發現它的反戰意味其實很濃烈。」又例如德國奇幻小說和兒童文學作家 Michael Ende 1973 年作品《MoMo》(默默) ,則是從擁有為別人解決疑難雜症之「超能力」的女主角出發,圍繞「時間小偷」為概念發展故事。Steven 表示其聚焦時間流動的主題,啟發當時年輕的他在逼人的生活裡,尋找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家喻戶曉的《小王子》故事,在當時還是中學生的 Steven 心裡,始終佔最大的席位。故事描述一位經歷飛機失事的飛行員,遇上從 612 星球來到地球探索的小王子;透過小王子在各星球遇上代表著不同人性面向角色的經歷,讓觀眾思考人生哲理。

Steven 表示,小王子在不同星球的際遇引人入勝,與形形色色角色交流的過程讓他感到有趣。受小王子在星球間冒險的故事所啟發,Steven 在 2012 年開始創作《流浪者之歌:永夜森林》,故事講述作為時間流浪者的主角 Pi 在星河間漂泊,尋找拯救故鄉的方法。原來故事是緣於 Steven 當時在廣告公司工作,每天日夜顛倒地照顧客戶需要,同事遂建議 Steven 創作不受時間所限的故事,「償還」時間給讀者、也讓他們自己得到平衡生活的喘息空間。其後,在 2019 年一次工作場合裡,其富療癒感的筆觸得到法國《小王子》的版權工作人員欣賞,繼而獲授權重繪這部經典作品。

夢幻泡沫爆波 由讀者變作者

Steven 用類似《流浪者之歌》的夢幻畫風完成首批作品,因貼合《小王子》故事的氛圍,很快便通過審批;然而從讀者搖身一變成為作者,Steven 卻漸反思到底自己希望重塑的,是怎樣的小王子世界?

他重新反覆閱讀《小王子》,並仔細鑽研和揣摩故事背後,作者希望呈現怎樣的世界觀?「以創作者的身分閱讀《小王子》,感覺跟以前完全不同;以往可能只覺得他與不同角色遇上很有趣,卻未會深究如他與玫瑰和狐狸等角色之間的對話,到底有哪些道理希望讓觀眾領悟?」

Steven 坦言人長大了,也累積了點生活經驗,更了解作者在生活上及對三段婚姻深刻的反思,更能代入作者的世界。其中一幕描寫飛行員與小王子在沙漠裡尋找井水,當中的對話讓他印象十分深刻,小王子說:「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甚麼地方藏著一口水井。」(What makes the desert beautiful is that somewhere it hides a well)

「作者經歷幾段感情,仍無法忘記首任妻子。她對以小王子為投射的作者來說就像玫瑰那樣,令他感到難以釋懷的痛苦......」愈美麗的愈看不見,卻依然保存希望並繼續尋找......Steven 認為故事裡的情節和隱喻,套入現實世界同樣深刻。又或者,故事其實本就是從現實世界的生活經驗累積而得來。

漸漸思考以較入世的方向演繹,Steven 想起曾讀過其他同樣重新演繹《小王子》的創作,總是不約而同地偏向以夢幻的畫風表達故事,連其外貌也總被描繪成可愛的小男孩,「但最吊詭的是小王子的內心世界,好像沒多少人很認真或者深刻去描述,所以我開始想,不如試試以仔細表達他心情的感覺去重繪小王子。」

以小王子原來的故事為本位,Steven 終狠心捨棄自己以往招牌的空靈奇幻畫風。在角色容貌上,他嘗試以盡量寫實和成熟的風格描畫,彷彿更能從全新的五官了解小王子及他所遇見的角色。例如國王就被 Steven 設定以獅子的形象出現。以動物代表不同星球上的角色,暗示社會上各種人性,「很想創造比較實在,只是欣賞畫作就能感覺到作者內心感覺的小王子世界。作品面世已逾 75 載,而且這次重新創作也是以紀念作者為前提,我希望能盡量展露貼近他 (原作者) 內心世界的感受。」手法殘酷得來帶點面對現實的無奈。然而 Steven 強調並非要否定童話世界,只是不能忽視當中的現實成分,因為這些成分就是原作者投放在作品背後的動機和真實情感。

新版本除了為角色賦予新造型,希望在人物營造上更貼近原著,Steven 亦在畫面內置入了不少富趣味的彩蛋,以比興的手法突出小王子的感受,讓觀眾閱讀時能獲得多於一重的感受,甚至滲入了香港味道。

作為港版第一人,這次重新演繹加入港味似乎理所當然,於是 Steven 由從小到大喜歡的電視劇或電影情節入手,以低調的手法置入,「其中一幕講述小王子被蛇咬而要離開世界,我把他的頸巾畫成飄走的樣子,就像《大時代》最後的那幕。」原著裡描寫小王子離開星球,是由幾隻鳥吊著他飛走的,作為經典電影《秋天的童話》的死忠,Steven 取其元素表達了這一幕,以港式幽默與本地觀眾互動,「我引用了舢舨的英文 (Sampan) 畫成一隻舟,並以七隻候鳥帶著小王子離開,隱喻他要去七個不同的星球,才能找回自己的心靈。」

創作 = 反照內心 找回自己的心靈

對 Steven 來說,「找回自己的心靈」是《小王子》故事的中心思想,從以前到現在如是。巧合的是,原著在二戰時誕生,正值法國處於社會動蕩的時間;相隔 77 年,由港人 Steven 創作的新版本亦在社會低氣壓裡誕生。

故事裡一直探尋內心的小王子,像與 Steven 並肩而行,同樣提醒著他要尋找自己。在清靜兼高度專注的環境裡,創作成為了 Steven 的一塊鏡子,「繪畫時需要來回兩三次,不斷思考作品背後意思;同時需要面對自己,某程度上能療癒自己一些不快的情緒。」

每次重看《小王子》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然而每每都像一記耳光般,讓一直在找尋自己路上的 Steven 重新發現處世的態度;同時,也是《小王子》最讓他感到被療癒的地方:「很多人都很喜歡狐狸,然而『馴養』這個幾十年前的概念是否適合現代?一直有爭論。」

等愛的狐狸求小王子馴養自己,同時讓小王子明白,為何心裡惦掛著的玫瑰是唯一。從兩者剖析對人際關係以至權力關係的哲思,素來引起讀者思考。對 Steven 來說,不論親情、感情還是友情等各類型關係的建立,馴養其實只是建立過程期間的得著,而非結果,「馴養談『唯一』這件事,我理解的是過程入面的互相付出。『唯一』所指的不只對方是『唯一』,你自己也是一個『唯一』。」

不論小情小愛,或是對大時代釋出信望愛,還請記得先要自愛。Steven 以作品提醒自己,也提醒著我們。

熊天賜 、鄭天儀

Success!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go

訂閱電子資訊

您提供以下所需要的個人資料,即表示您已閱讀並同意《點讀》的《私隱政策聲明》及《個人資料收集聲明》,並同意 《點讀》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以作訂閱《點讀》的電子資訊之相關用途。

如有需要,您亦可以隨時取消訂閱或修改您的個人資料。若有疑問,請電郵至 read@shkpreadingclub.com。

27

本地流行文化講座活動「經典人物——黃霑」

2:00pm-4:30pm

28

國學講座:「恆、既濟、未濟」三卦淺釋

2:15pm-3:45pm